导 语
依镜PRL是一款有晶体眼后房屈光晶体,矫正范围为-10.00D~-30.00D。
其中-18.00D~-30.00D的矫正范围填补了国际上超高度近视矫正技术的空白,能够帮超高度近视患者重获清晰视界。
在近期的“依镜PRL西湖专家会”上,蒋海翔院长分享了自己的手术视频和典型的患者病例。
蒋海翔院长会议分享
蒋海翔院长在这次专家会上,进行了手术视频和患者病例分享。
针对手术过程中晶体植入的问题,蒋海翔院长分享了自己使用依镜PRL晶体的经验和技巧:在晶体即将推入眼内时,观察推注器管腔尾端,只要尾端的晶体保持正位,晶体展开时就不会有任何问题。
在手术操作上蒋海翔院长分享了自己的小技巧:
第一,把晶体从前房调入后房,可以一边旋转一边向下施加压力,把晶体调入后房并水平放置。
第二,粘弹剂的使用量不要太多,能够支撑住前房即可。同时,由于粘弹剂附着在晶体襻上会使晶体打滑,给调位增加难度,所以尽量使依镜PRL晶体边界没有粘弹剂附着。
第三,冲洗粘弹剂时,先将晶体拨到一边,使晶体短边充分暴露,然后用针头冲洗后表面粘弹剂,这样冲洗粘弹剂才会更彻底。这种操作对冲洗晶体后表面的粘弹剂有很大帮助。
病例分享
病例一
患者近视度数接近1000度(右眼-9.00D,左眼-8.50D),年龄36岁,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能够达到1.0,平均散光约100度,术后裸眼视力1.2,术后半年散光0,通过切口设计,有好的散光矫正效果。
病例二
患者右眼-13.25DS/-2.25DC×5→1.0左眼-11.25DS/-1.00×180→1.2-。
wtw为11mm,200度散光,18年6月手术,一年半后患者裸眼视力1.0,散光50度不到,与术前200度散光相比,仅仅通过切口设计就能有效解决散光问题。
最后蒋海翔院长关于散光和验光上给出了几点建议:
通过合理切口位置设计、对侧角膜松解,都能有效解决200-300度散光。
在过矫和欠矫问题上蒋海翔院长表示:
过矫和欠矫常常会发生在2000度以上近视患者上,因为综合验光仪上度数设置只到1900度,超过1900度需要进行插片验光,对于插片验光,需要考虑镜眼距,球镜度最大镜片放在试镜架最内层凹槽里,附加球镜度数放中间,散光镜片放最外面。
依镜PRL(Posterior Chamber-Phakic Refractive Lens),又被称为“悬浮镜”,是一款矫正-10.00D~-30.00D近视的有晶状体眼后房屈光晶体。通过微创手术,将依镜PRL植入到眼后房,不损伤人眼组织结构,是一种安全、有效的近视矫正方式。依镜PRL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,并获国家食药监总局 CFDA批准上市。